【防疫科普】如果出现早期临床表现,是否意味着自己被感染?想做第二次核酸检测,需要间隔多久?“密接”“次密接”如何划分?答案来了!
如果出现早期临床表现,
是否意味着自己被感染?
想做第二次核酸检测,
需要间隔多久?
1、如果出现早期临床表现,是否意味着自己被感染?
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
但仍需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排查、诊治。
2、如果有居民不放心,想做第二次核酸检测,需要间隔多久?
对于普通居民来说,第二次核酸检测间隔时间没有具体要求,就是当天也可以进行第二次核酸检测。
但建议间隔24小时再做。
一般来讲,不是密切接触者,不需要频繁检测。
3、如果接到有关部门通知,你是一个密切接触者,该怎么办?
首先不用恐慌,不要外出,简单收拾个人物品,在相关工作人员引导下进行对应的医学隔离观察。
4、近期去过中高风险地区,回到居住地后要注意什么?
回到居住地之后,第一时间向社区和单位报备外出情况及新冠病毒相关检测情况,并配合辖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排查、核酸检测、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居家期间做好自我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拨打120,由专人专车送往当地定点救治医院就诊,并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主动告知旅居史、接触史等情况。
5、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是如何区分的?
密切接触者定义
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以下简称密接的密接)定义
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至被隔离管理前这段时间内,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第一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一般接触者定义
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乘坐飞机、火车和轮船等同一交通工具、共同生活、学习、工作以及诊疗过程中有过接触,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
密切接触者判定
(一)同一房间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二)直接照顾者或提供诊疗、护理服务者;
(三)在同一空间内实施可能会产生气溶胶诊疗活动的医护人员;
(四)在办公室、车间、班组、电梯、食堂、教室等同一场所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五)密闭环境下共餐、共同娱乐以及提供餐饮和娱乐服务的人员;
(六)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七)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1米内)人员,包括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
(八)暴露于可能被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环境的人员;
(九)现场调查人员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
可以用A、B、C、D来打个比喻。
如果A是确诊病例,B与A曾在一起生活、工作、吃饭等,就是密切接触者。而C与B也存在着类似的关系,就是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那C就是次密切接触者。D则是与A和B有过交集,但没有过密切接触的。
6、什么是流调?
流调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简称,也是疫情应对中的一项基本工作,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依法依规开展的。
疾控人员是抗击疫情的一线部队,除了采样、检测、消毒人员,还有专门从事现场调查、疫情分析的流行病学专业人员,他们到现场调查、与患者及相关人员面对面交流,询问患者患病前后的暴露、接触史、活动轨迹、就医情况等,寻找与传染源、传播途径有关的蛛丝马迹,为判定密切接触者并采取隔离措施、确定消毒范围等提供依据。
配合流调工作,向流调人员提供真实、详细信息,是对自己及他人的健康负责,让可能的感染者尽快得到排查和及时救治,是防止更多人感染的关键措施。流调人员会保护被调查对象个人隐私,居民可安心予以配合。
内容支持:辽宁省疾控中心感染与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