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我国第35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 “接种疫苗,防控疾病,守卫健康,守护一生”
2021年4月25日是
我国第35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接种疫苗,防控疾病,守卫健康,守护一生”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总体平稳,
但全球疫情仍处于大流行阶段,
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很大,
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
预防接种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阻断疫情传播的重要手段,
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社会要共同关心、关注预防接种,
提升人民群众接种意愿,
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维护全民健康安全,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繁荣稳定。
为什么要给孩子预防接种?
婴儿出生后,体内往往还有来自妈妈的各种“抵御疾病”的抗体,尤其用母乳喂养者,奶汁中还含一定量的抗体。因此,婴儿在半岁内很少得传染病。但是,婴儿6个月以后,来自母体的抗体免疫逐渐消退,抵抗力会逐渐减弱和消失,此时若接触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孩子就容易受一些传染病的传染。
为了提高儿童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就需要有计划地按时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使孩子自身产生抵抗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护儿童健康地成长。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是接种疫苗,如接种麻腮风疫苗可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3种传染病。
中国预防接种的疫苗(vaccine)分为两类。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免疫规划疫苗必须接种,可增强孩子免疫能力
针对接种疫苗,网上有说法指出:会破坏孩子的免疫系统,真是这样?这种说法非常荒谬。首先,疫苗在被批准面向公众使用之前,均通过了严格的临床试验,在证实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后,才能正式上市;其次,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作为抗原,可促使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抗体就是我们经常谈及到的免疫能力或抵抗力。所以接种疫苗只能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并不会破坏孩子的自身免疫系统。
儿童从出生到学龄前期,是免疫系统最脆弱的阶段,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根据当地的疾病流行情况和经济条件,为该阶段的儿童都制定了不同的免疫规划策略。
我国为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流行,保护儿童身体健康,要求儿童学龄前必须完成国家规定的免疫规划疫苗,比如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流脑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等。这些疫苗又被称为“一类疫苗”是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
非免疫规划疫苗同等重要,这些种类建议接种
非免疫规划疫苗又称为二类疫苗,虽然需要自费接种,对于保护孩子的健康也同等重要。需注意的是,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的划分不是绝对的,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疫苗研制生产能力的提高、医疗水平的提高,免疫规划疫苗会越来越多。
世界卫生组织最优先推荐儿童接种的疫苗有两种:肺炎疫苗和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疫苗)。肺炎球菌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引起的并发症和后遗症都很严重,能够引起肺炎、中耳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流感嗜血杆菌是引起宝宝严重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会引起小儿肺炎、心包炎等严重疾病。根据家长经济承受能力,建议必须接种的其他疫苗还有:流感疫苗、水痘疫苗、手足口疫、轮状病毒疫苗。
来源:中国疾控动态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
友情链接